close

depression5  

by Kent

六月出心裡有些負面感受,但過去兩個星期,這些感受越來越強烈。我想除了「倦怠症」之外,還有一些因素,但不了解為什麼自己會這樣。

 

上網看看一些文章,發現自己竟然有「憂鬱症」的症狀:

1. 情緒低落:不由自主的沮喪、悲傷、鬱悶、想哭、煩躁

2. 興趣減少:什麼事都不想作,對所有活動幾乎都不感興趣

3. 體重下降(或增加) ; 食慾下降 (或增加)

4. 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5. 疲累或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在床上、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6.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7. 無法專注、猶豫不決

8. 思考動作變緩慢: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9. 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我除了有前八個症狀,持續超過兩週,且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可幸的是,自己沒有任何自殺意念。上網填寫「憂鬱症自我檢視表」,發現自己的心已「生病」,需要找心理醫師協助和治療。

 

想到自己有患「憂鬱症」的可能性,一開始覺得不太能接受,因為一般人聽到憂鬱症,就常常會認為是不是這個人自己想不開、軟弱、抗壓性不夠。

 

讀到一些文章,解說男人患「憂鬱症」的因素:

1. 事業成就目標與預設理想有差距:當一個人的成就與自己所希望達成的目標有很大的差距或感覺挫折時,他往往會開始改變自己的個性及行為方式,並造成危機。

2. 自我理想沒有達成: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卻常因家庭、事業或社會的要求而自我壓抑。例如成家後,男人照顧妻子、孩子的責任;在事業上,現實與自我理想的相互矛盾。然而,就在這壓抑、甚至放棄自我內在的過程中,自我認同就產生危機。

3. 希望進一步追求個人的成長:男人如果發覺奮鬥多年,仍無法在家庭、工作、社會中獲得成就感,不安全感會讓他陷入生命中的停滯狀態。有些男人甚會覺得例行的家庭及工作生活缺乏挑戰性、缺乏成長的機會,因而產生危機感。

4. 社會角色、地位的改變:以中年男人為例,一步入中年,他人與社會將賦予他與以往不同的社會角色及地位。如果他無法適應且認同,則會產生危機。

5. 家庭結構、角色的變化:男人步入社會後,便從依賴轉變成供養的角色;對中年男子來說,孩子長大了,從外出求學、工作,或結婚,家庭便成了空巢狀況。加上中年男人原本是家庭的主角,當孩子甚或妻子不再依賴他生活時,他的影響力變小了,家庭地位改變了,自我價值感降低,於是產生危機。

6. 身體健康日益減退:人們到了中年會知覺到自己的體力、智能活動力日益衰退,生理病症叢生,加上同事、朋友的健康不良,甚至年長親友的死亡,會使他們感覺來日不長,剩下沒有多少時日可以去實現他想做的事。這種感覺將使中年男開始產生退縮,對現階段與以後的生活發生不良影響。

7. 失去吸引異性的魅力:對男人而言,從青少年階段開始,是否對異性具有吸引力,有時會影響個人的自我認同。因此,男人往往在感覺其外表及生理狀況逐漸不能吸引異性時,會因失落感或為了補償它,而造成自我認同的危機。

 

我察覺前三項是造成自己有「憂鬱症」症狀的因素。

 

過去六個星期,我感受到周遭親人和朋友的問候和關心。我發現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就是傾聽、陪伴與支持。不需要太刻意去做些什麼動作,也不需要對我有太高的要求與期待,讓我照著自己能夠適應的步調去生活。也不需要說一些太過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我的壓力。告訴我好好休息,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會讓我比較寬心。單純的陪伴、傾聽、讓我知道你永遠是支持我、關心我,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