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Kent
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一樓主展廳,推出高磊(Gao Lei)的「WINDOWSKY」作品。我幫孩子借了兩套英文語音導覽隨身聽,便一起去欣賞他的作品了。
入口是一個三角錐體、一隻長頸鹿的四條腿、一個鐵柵籠子、一把手搖桿和一串鐵鍊的組合。雖然有英文解說,我們還是看不懂,因為太抽象了。
隔壁間的作品是一組仿似鞦韆的裝置,懸吊著真實的尺寸和金屬翻鑄的骨盆雕塑。另一組作品是兒童和骨盆雕塑的複合影像。依靈聽完解說後,跟我們解釋一個女人生產的不容易。哇!好深奧的作品喔!
另一組作品把塑膠玩具兵擺放在塑膠桶中,透過上面的小圓孔,讓我們窺視兵士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中,持槍搜索前進的各種姿態身影。
走廊上有一組淋浴設施的作品。蓮蓬頭的水流是可伸縮的天線。白色浴盆底下的出水孔,發出收音機接收不到信號。思靈在一旁假裝在洗澡。
中樓梯有個燈箱,是他早期的創作攝影,關於位於北京市王府井的胡同區,有棟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建築。原本是19世紀末的法國傳教士宿舍,之後做軍隊駐紮之用,又變成公家單位的職工宿舍。依靈在一旁專心聽解說,融入在那歷史的空間。
其他還有一頭長頸鹿和一隻花豹聯合演出的箱中默劇。
在展場的半空中,口中叼著平衡桿、閉目行走在鋼索上的灰豹。
另一個走廊上,鋪著紅、灰兩色地毯,一根水平懸吊在走道上方的旗桿,以及十幾個懸吊式拉環平均分布在之間。它隱喻現代人對大眾交通工具的依賴。依靈在帶著耳機,假裝抓著碰到拉環在捷運上聽音樂呢!
在橙藍雙色桌面上,分別設了水龍頭與皮草衣領、電插座和警用甩棍,製造一種關連類比和對照排比的視覺戲碼。
醫療注射器讓兩管高壓水槍密接連合,同時形成一個針鋒相對的語境。
扁平的畫布幻化成了有五面格子牆的立體空間,停在這個空間中是一部大飛機。利用平面圖像和虛擬空間來引發視覺交錯的幻象。兩姊妹在這虛擬空間前飛翔!
館外的正門入口,也有他的作品,是由四支旗桿撐起的黃、藍、綠、紅色的四面旗幟,它象徵升級無止盡。
高磊的作品,對平時少接觸現代藝術的我們,實在是蠻抽象的。不過兩個孩子卻耐心的去理解一些作品的涵義,真的是值得鼓勵!
下一個要探索的是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二樓:席時斌的「記憶之宮 」。